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

刘正光 大圳灌区管理局麻林水利工程管理站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灌区工程的基本情况,在工程维护管理、供用水管理、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后,为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灌区、发挥灌区“大水罐”的作用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及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 管理 思考

引言:灌区工程建成时间早,设计灌溉面积大,同时也是城乡居民饮用水的水源地。现在,灌区工程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用好这个“助推器”,必须加强工程管理,从而服务好灌区经济社会发展。

1、灌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管护任务重、成本大。由于灌区修建的年代较早,受当时的资金、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工程设计标准低且不配套,施工质量差, 有的是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特别是尾灌区还有许多开了工但却没有完工的项目,在这样的情形下,灌区工程就投入运行。同时,由于长时期没有工程管护经费来源和保障,再加上工程老化失修损坏现象普遍,导致灌区工程设计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灌区供水灌溉效益衰减。

(2)灌溉供水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由于灌区田间工程不配套, 末端渠系工程失修,损毁严重,再加上农民群众灌溉管理节水管理意识淡薄,造成输水过程水量损失严重。另外,灌区在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方面进展缓慢,渠系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5左右,造成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

(3)营造依法保护灌区水利工程、依法治水氛围不够浓厚。由于灌区分布的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在灌区工程管护、供用水秩序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以及依法实施供用水管理时经常存在心有余力不足的局面,导致一些工程遭到人为破坏,或未经许可随意取水形象时有发生,或群众用水拒交水费等等。

(4)灌区基层管理单位力量薄弱导致管理成效达不到预期目标。

灌区完成灌区水利管理改革改制任务以来,灌区在工作人员待遇提升与经费保障、工程管护经费保障以及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实施、工程管护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改变和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随着近年来灌区实施灌区现代化项目建设与灌区工程管理、供用水管理的具体工作实践来看,灌区基层管理单位普遍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人员、技术力量不足,导致工程管理成效存在缺陷与不足。

(5)工程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工程安全隐患整改存在困难。

由于灌区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工程老化、破损加剧,且灌区工程大多位于高山峻岭的半山腰,工程渠道边坡不稳,经常出现倒树、滑坡、坍塌等现象,导致工程安全隐患整改任务多、经费大。而目前,灌区工程管护经费、安全生产经费均没有得到保障而导致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受到限制,工程管护只能依靠加强巡查来实现初级的保护。

2、加强和改进灌区工程管理的建议

(1)提高灌区工程管理政治站位。灌区工程被人们称为灌区社会的一个“大水罐”,工程设计灌溉面积广,同时也是城乡居民饮用水的水源地。现在,灌区工程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由此可见,灌区工程已经成为灌区社会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以及促进灌区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保障工程。因此,灌区全体干部职工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灌区工程的作用、意义以及灌区现阶段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积极转变传统的工程管理观念,与时俱进,破除固定思维,为最大程度服务灌区“三农”工作、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2)积极营造工程保护浓厚氛围,凝聚灌区工程管护合力。由于灌区工程点多线长面广,仅靠灌区管理单位的干部职工是很难管理到位的。必须要依靠工程周边沿线的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灌区工程的管护工作才能实现更好地的管护效果。因此,要加强依法管理工程、依法保护工程的宣传引导工作,积极营造工程管护的浓厚氛围,凝聚灌区工程管护巨大合力。在灌区群众中营造保护水利设施的浓厚氛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在水库周边、大坝、渠道沿线醒目处设立固定宣传栏、宣传标语、警示牌,积极宣传灌区工程的作用、工程管护知识以及损毁灌区工程的不良后果与法律责任等;二是每年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时机,还可以结合送法下乡活动到群众中去,向他们宣传有关水库、大坝、渠道、水资源利用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使他们的个人行为不违反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三是对保护灌区水库、大坝、渠道水资源的典型代表,进行大力进行宣传和表彰。通过以上方式,切实增强灌区群众的工程保护意识,同时,让群众的行为有章可循,形成共同依法保护水利设施和水资源的良好局面。

(3)积极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灌区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准确收集灌区雨情、水情、工情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灌区的管理效能。在现代化灌区建设中,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灌区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灌区信息化建设主要应包括该系统可以适时提供灌区范围内的雨情、水情、工情数据及图像、闸门的远程启闭、历史数据的对比以及局域范围内的自动办公等。推进信息化建设,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为保障水利设施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4)不断健全完善灌区工程管理制度体系。要建设一个新时代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灌区工程,必须要不断健全完善灌区工程相应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包括工程管理制度、供用水管理与调度管理、工程巡查制度、灌区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体系应包括制定目的、工作目标、行为规范、操作程序和奖罚措施等,要让职工知道在具体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会有什么后果。好的管理制度对于约束个人行为、树立良好单位形象有积极作用,也能避免发生因工作失误带来损失。好的管理制度能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掘职工潜能,让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对职工个人和单位的发展都是有益处的。

(5)加强工程管护的监督管理。要把工作管护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加强对人的监督管理。对于灌区管理单位来说,用好监督方式、明确监督对象、细化监督内容很关键。监督的方式很多种,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不定期检查进行监督,也可以通过举报、评议等方式进行监督,还可以整合灌区资源,依靠地方政府部门和灌区群众进行监督。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管理单位监督人员要对问题人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整改,这对于树立单位形象、提高单位管理水平、保证服务“三农”的工作效率、保障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

(6)进一步加强灌区工程与当地政府或用水户协会管理的灌区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或田间配套工程的应用与管理工作。由于灌区工程基本是实行分级管理制度,近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灌区由各县市管理的工程机构实行了撤并,造成各县市分管的灌区工程缺少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工程遭到损毁破坏严重,一些尾灌区几乎很难通水灌溉。另外,近年来,国家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较多,但与灌区工程连通、配套的项目较少,不能充分发挥灌区工程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功能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在申报、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建设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时,积极加强项目的配套应用建设与管理工作,以切实发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作用。另外,为改进灌区的灌溉管理,在灌区积极推进实施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把部分管理权下放给用水户协会,完善他们的基础设施、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限,培训他们的业务水平。通过发挥当地政府、用水户协会作用,形成灌区工程建设、管护、供用水管理合力,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还可以节约水资源,提升灌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结论:灌区水利工程管理是灌区建设管理的重点工作,提高灌区工程管理水平需要灌区干部职工敢于担当作为、勇于摸索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新征程中,我们既要考虑灌区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抢抓机遇,及时申报、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不断巩固扩大灌区水利工程的设计功能,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工程管护机制,提升工程管护水平与能力,确保灌区工程安全运行,为灌区社会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灌区智慧和力量。

一审:尹建国、肖毅彪 二审:肖洋桂 三审:陆益平

来源: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171421.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