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党建引领“1234”工作法,赋能乡村治理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向容莹 王剑)今年以来,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紧紧围绕“六零”创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1234工作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夯实基层善治根基。

用好“一个课堂”,延伸为民服务“多触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为更多地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罗溪瑶族乡党委不断创新为民服务载体,积极打造“瑶乡村级课堂”党建品牌,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村级课堂活动,不断延伸为民服务触角。一方面,将课堂搬到村里、田间地头,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专题,开展村级党组书记、党建专干“擂台比武”“亮晒比学”“头脑风暴”“情景教学”等活动,让课堂“沉”下去,让问题“浮”出来,把难题解决在一线。另一方面,罗溪瑶族乡党委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党委派单,能人接单”四单精准服务模式,党员群众可以通过村务监督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按需“点单”,支部在接到点单后认真梳理各方需求,分门别类形成“需求菜单”报乡党建办,乡党建办随后列出“服务清单”报乡党委,再由乡党委精准派单,动员广大能人接单,实现服务与需求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突出“两大抓手”,锻造善于治理“急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罗溪瑶族乡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制度落实,紧紧抓牢两项制度,育强村级头雁。一是建立“月计划、月督查、月通报”工作机制,确保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抓实抓细。每月初下发党建工作提示,定期组织开展党建专项督查,督查排名情况与村绩效考核挂钩。二是推行村级绩效考核量化积分管理,开展“以村为主”绩效工作考评制度。考评内容分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工作落实三部分,总分200分。由村每半月进行自主申报,乡里每季度对村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将村里各项工作进行量化打分,分数与年底绩效挂钩,用奖惩促管理,用积分强队伍,有效激发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

抓活“三项机制”,架牢党群服务“连心桥”。一是健全民情联系机制。坚持“乡党政班子成员联村、村支两委成员联组、党员小组长联户”制度,对需要日常性服务的群众(包括困难家庭)实行常规性联系,即每月一次,对低保户、重残人员、孤寡独居老人等群众实行重点联系,即每周一次。重点了解群众的思想、生活情况和意愿、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同时,联村分管领导以院落会、村民恳谈会、院落会等形式每月一次为村民送去政策、送来信息、倾听民意、化解民忧,打通了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共召开大大小小会议90余次。二是建立民情收集机制。采取“1+1+N”(即1名驻村领导、1名驻村干部、N名村干部)模式定期深入农户家中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个别走访、座谈交流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各联村分管领导每月带着板凳下村集中开展接访活动,全面收集民情;各村党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广泛征求党员、村组干部、群众代表意见;各院落选聘一批公道正派、具有较高威望的村组干部、妇女代表、乡贤能人担任民情信息收集员,充分发挥民情信息收集员“连心桥”“探头”及“哨兵”作用,全方位畅通民生诉求渠道。截至目前,共收集民情民意62条。三是建强民情处置机制。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调度研判社情民意情况,听取村民代表意见建议,对能够解决的具体问题由村级党组织及时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村级党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并及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同时上报乡党委政府解决。针对“市长热线”、信访件等重点诉求,乡村两级实行联动机制,联合派出所、司法等部门共同参与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通过打通社情民意“直通车”,做到群众有所呼、党员有所应,真正做到为民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共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57个。

构建“四种体系”,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一是织密“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乡党委—村党支部—党员小组长”为主的三级网格组织体系,实行党员小组长包户、村支两委成员包组,乡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的“三级包保”责任制,形成党委抓总、制度治村、按章办事的良性机制。发挥各村党组织动员群众、协商治理、整合资源的作用,发动驻村干部走访连心,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传,履职尽责,让基层实现由“行政末梢”到“治理枢纽”的大转变。二是健全“科学管用”的队伍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从严管理考核,将干部作风建设贯穿始终及全过程,并与绩效挂钩,解决干部“慵懒散慢”问题,为基层治理创造良好条件。坚持“书记”抓“书记”,一级抓一级,乡党委书记亲自调度各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并充分发挥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传帮带”的作用,推广先进治理经验,促进村级治理提质增效。构建“分类管理、量化评定、考核定级”党员量化积分管理模式,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在党员队伍中营造了“靠行动积分、凭积分说话”的良性竞争氛围。三是打造“共建共享”的联动体系。建立“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村里工作搞好了就能获得项目资金,组里工作搞好了则获得项目优先安排的权力,村民遵纪守法了则获得积分兑换物品,户影响组,组影响村,使“户积分”“组积分”“村积分”实现有机联动,营造了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持续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四是搭建“全面覆盖”的服务体系。为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就地解决”的目标,乡党委组织专门的“背包式”调解员,由乡村干部、普法的专职人员及懂法律的退休干部组成。

调解员统一配备装有普法宣传资料、调解委员会印章、工作手册等工作背包,深入田间地头、走街串巷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上门服务,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207663.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