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武冈:陶侃手植千年银杏换盛装 身披金甲迎客来

千年银杏1_副本.jpg

陶侃手植古银杏。

红网时刻12月12日讯(通讯员 肖泽曜 罗建峰)武冈自西汉文景置县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陶侃、屈原等众多名家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其中,陶侃亲手种植的两颗千年银杏又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正等待四方游客的到来。

陶侃是晋朝赫赫有名的将军,原为江西鄱阳人,后迁至庐江的浔阳,是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曾祖父。早年家中贫困,后来,吏部令史黄庆推举陶侃补任武冈令。西晋惠帝永康元年(公元300年),陶侃41岁,到武冈任县令,他上任后,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积极办学,为武冈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其中,陶侃在武冈种植的两棵银杏,历经一千多年后,巨干参天,浓荫匝地,枝叶婆娑,果实累累,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陶侃到武冈上任后,他亲自勘察地形,在县城文庙前面修建学宫,为武冈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特别是学山东孔庙建杏坛、植杏树的模式,杏坛被誉为教育界的圣坛,同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于是陶侃想到了杏树。但是当时南方少有杏树,要到北方才有树苗,如此遥远的路程,如何能种植成功?即使成活了又能否适应南方的水土气候?陶侃心有灵犀,忽然想到了银杏。因为银杏枝干挺拔,一身正气,高入云霄,屹立千年,其坚忍不拔、不畏艰险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陶侃亲手栽下的这两棵银杏树,寄予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将银杏的精神在武冈发扬光大。于是,陶侃在武冈学宫前,亲手植下两棵银杏树,其种植的银杏,虽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清初,这两银杏树曾经出现皮枝剥落现象,当时旅居武冈的浙江钱塘人吴鸿,为明季清初学士,字大吉,曾任职太守,他见银杏树“藓栖其上,生意枯焦”,吴鸿于是在银杏树的周围砌砖保护。河南邓州人彭而述是吴鸿的朋友,路过武冈时,见了双银杏,得知吴鸿保护银杏之事,有感而发,写了长诗《双杏行(并序)》,赞赏双杏“万劫长留天地春”。武冈明末清初名士潘应星,也写了一首《双杏歌》,歌颂双银杏,也颂扬陶侃的功德。

双银杏经历千百年风雨霜雪,生命力极强。天有不测风云,1965年,武冈城刮起特大风,西边的一棵银杏树,不幸被大风刮倒,人们非常惋惜。不料在1979年,东边幸存的银杏树,又遭遇雷击,树干折断,只留存5米高的树桩及树槎一枝。神奇的是,1981年春,在树桩顶部,竟长出樟树一棵,形成“杏怀抱子”的奇观。

如今得以生存下来的银杏树,被妥为保护。后来武冈文庙和古银杏同时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武冈的风景名胜之一。

来源:红网邵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37689.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