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援鄂医疗队田倩:回忆驰援湖北55天,经历喜忧哀乐,见证生离死别

远离故土,邵阳米粉占据着我内心的一角,一碗米粉是我对家乡无尽的思念,3月24日,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卫健委邀请市区一家回民米粉店,携带正宗回民米粉制作原料为我们现场制作原汁原味、正宗的邵阳米粉,乡愁在嗦粉那一刻得到完全释放。

茶足饭饱后回到房间,看到窗外的风景,桌上的水果,我落泪了!那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酸?甜?苦?辣?分不清楚,体会了才知道,那是回忆的味道。

义无反顾的决定

当其乐融融的春节,遇上了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驰援湖北的这55天如电影放映般在我脑海里一幕幕划过,还记得告知家人我要去湖北支援时正是大年初三,往年过年我都是值班从没有好好陪过家人,今年好不容易盼到我轮休可以一家人团团圆圆了,我却告诉他们我要去最危险的城市支援,爸爸从头至尾都是沉默的假装看着电视,妈妈说她怎么生了一个这么傻的崽,哪里危险往哪里跑,她不要我去做什么英雄,只希望我平安健康就好。

知女莫若母,爸妈知道改变不了我的决定只能支持,而他们选择春节宅在家不给国家添麻烦,不给我增加心理负担让我能全身心投入战斗中去。不在市内的男友听到这个消息后以为自己听错了,我反复和他说了三遍,他却说大过年的别开玩笑,接受事实后他立马开车回来陪我去采购物资,一路相伴嘴里那一句“能不去吗?”没有停过。

临走时爸妈没有来送别,听我妹妹说她看到妈妈哭了,从小到大她都没有看到妈妈哭过,我听到时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便抬头望了望天,我是去完成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去守护我爱的这片蓝天。

整装出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知道物资匮乏我们每人两个行李箱加两袋救援物资加一个背包成了我们的标配,到达武汉时,这座城市霓虹灯依旧闪烁,街道上却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繁忙,寂静的让人心生恐惧。

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深夜23点,却有许多志愿者为我们搬运行李,酒店的房门也是为我们打开的,桌子上放着新鲜的水果和热腾腾的饭菜,他们的热情消散了我对这边一切未知的紧张情绪,缓解了我一路舟车劳顿的疲惫。

万事开头难

经过两天的培训,穿脱防护服人人过关后,我们湖南援黄冈第二医疗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二天紧锣密鼓的安排收治病人,科室南一栋东六区开科时我第一批入驻病房,生疏的环境陌生的团队紧缺的医疗设备无一不体现着万事开头难,在排除万难的情况下,6小时我们收治了19个病人,不到12个小时东病区52个床位就全部收满。

时间就是生命,床位供不应求,必须开放西六区收治病人,作为直插敌人心脏的“尖刀连”,抗疫战区的先锋队,我主动请缨继续冲上最前线,我们湖南援鄂第二医疗队共137名医务人员,大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部门不同科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家互相认识都是有限的,环境也是陌生的,更别谈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团队协作默契,能谈的只有经验。

西六区的开放我是第一批进驻收治病人的,今天东六区开放亦少不了我,无论是对环境的熟悉,工作的流程,还是医护合作的配合,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有了第一次东六区入驻的经验,西六区入驻6小时我们收治了39个病人,我们用行动在诠释着事半功倍。

黄冈形势的严峻,物资的缺乏,我们一般都是8~10小时不吃不喝,脱下严密的防护服时里面的衣服基本都是湿透的,有战友缺氧、脱水、低血糖晕倒的,大家的脸被护目镜压破了几层皮,大家从不叫苦叫累,只为了让这座城市尽快恢复原来的繁华与热闹。

每逢佳节倍思亲

2月8号元宵节是我支援黄冈的第12天,也是我第一个外地过的节日,那天我上晚班,下班后我打开手机收到好多元宵节的祝福,看到妈妈的留言,让我红了眼。忍住泪,望窗外,细数宿前人烟,倾听窗外风声,上元佳节祝福声响起,那时虽身在异乡,思念吾家,但抗疫阻击冠肺之心,依旧。

都说相爱不必朝和夕,只要两心相系;都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讲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月14日情人节,是我和男友在一起的第十二个情人节,也是我们第一个不在一起过的情人节,直到我援助黄冈的第18天,我才想起我和他的一个约定,我俩原说好2月20日登记结婚的,结果我人在湖北,还把这事忘了,而他没有埋怨过也从不给我压力,让我想起临走时他不断念叨的“能不去吗”,那份发自内心的真情,期待了多少个黄昏与黎明?我食言了,可他说等我回去每天都过情人节,这是我听过最动听的情话。

见过了生死离别,学会更有勇气

在时光的堤岸边频频回首,这55天里发生了太多的喜忧哀乐,我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都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但直到来到疫情的最前线,我才如此频繁地见到了生离与死别。

被病魔夺去生命的一名名患者,不仅仅只是新闻上播放的数字,还是我身边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我一次次陷入哀伤。但是在我心中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一盏是勇气的灯。

22床的叔叔说,他能从床边走到门口了;23床的爷爷神智清醒了;26床的奶奶她可以喝粥吃面条了;17的爷爷他能自己吸氧,无需呼吸机帮助他辅助通气了;5床的阿姨她可以转普通病房了。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挫折对于我们来说,像是一把锤,打掉的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是锋利的钢刀。

在黄冈的每个日日夜夜,我心里燃烧的可能只是星星之火,但需要时,掏出来的可以是火把,照亮患者,温暖病人。

病房内的酸甜苦辣

我也时常被温暖着,还记得每天都会练太极的爷爷住院14天出院时,他在我下班前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还合影留念了。

已奋战一夜的我,因异乡爷爷由衷的话语使得倦意全无;在黎明还未来临前,就把大家吵醒量血压、测血糖、抽血、做咽拭子,没有一个人埋怨我扰了他的清梦,而是睡眼惺忪的和我道一句“谢谢你啊,小姑娘”忐忑不安的心情瞬间平息了;还记得正在处理垃圾的我被病房阿姨打断,“小美女,你去忙吧,这些卫生我们自己来搞!”我们的付出被认可着被支持着;还记得白班的战友周立涛抢过我手上的活,“你快下班回去休息吧,记得睡觉前一定要吃东西啊!”战友的关心照顾无处不在。

还记得有战友身体不适,总有许多人挺身而出自愿替换,大家互帮互助关爱持续不断;在等车时即使不是我们湖南医疗二队的接送车,司机叔叔也非常乐意不辞辛苦送我们到目的地。湖南湖北一家亲,在灾情面前,不分你我。

我也有悲伤,过年过节未能陪在父母身旁,让他们牵肠挂肚,提心吊胆;有个小妹妹她妈妈就住她隔壁,她爸爸住在她楼下,一家人近在咫尺却似远在天涯;病区里年龄最小的9岁小弟弟,在家中是爸妈的手中宝,爷奶的心头肉,因这场疫情的爆发,让小小年纪的他瞬间学会了独立和坚强;不遗余力的我们也会在面对生命时无能为力;一场疾病的突发,让无数家庭不能团圆,城市寂静无人间烟火气息。

最难忘的事

最难忘的一个班是驰援湖北黄冈的第24天,也是我在湖南ICU工作的第7天,因为ICU病房的患者都是高危患者,不仅是病情高危,环境高危,我们上班的心情也是非常沉重的,不是因被感染的风险大而沉重,也不是因工作任务繁重而沉重,而是看到病人时而微蹙的眉头,时而呼吸重重地吐纳,脸色是那么憔悴,嘴唇也是那么苍白,那种深入骨髓的落寞,伴随忧伤潜入心底无比沉重。

那天又拖班两小时,原因是来接班的小伙伴进来晚了,我没有埋怨也没有责怪,因为我知道她们也想早点进来“解救”我,护目镜处理不当一旦起雾,在病房里犹如睁眼瞎,什么也看不清影响救治病人的效率,口罩没戴好一是容易下滑密封性不好增加感染风险,二是绳子勒到耳朵时间久了像刀割一样的疼,穿防护服也是个谨慎细致的活,从里到外得穿五层,容不得一点马虎,那是保护自己和保护战友的盔甲。

我知道她们也想尽快接过我手上活,因为在病房里面6小时不吃不喝,还要走着凌波微步穿梭在各个病房,这样身体能量得不到补充,抵抗力就会下降;我知道她们也想立马替换我,让我早点换下汗湿的衣服,处理压红的皮肤。

13:30~18:30是我那天的上班时间,下班回到房间吃饭时已经22:00多了,离我中餐时间已经近10小时,这已经是我的日常了,值得意外的是我今天洗澡时情不自禁的哼起了曲子,不仅没有因为又拖班了而闷闷不乐,反而心情大好吃了两碗饭,开心的想飞起来。

原因有两个,第一,当天我上班时22床的叔叔非常开心地告诉我他能从床边走到门口了,他非常感谢我们湖南队所有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特别感谢我每次给他做任何治疗时都会跟他讲解这么做的作用是什么,对他有什么好处,而且每次喊他叔叔时都叫的特别甜,让他很温暖很亲切,使他战胜病魔更有信心。

第二个开心的原因是24床的爷爷那天醒了,我连续管了他四天,亲眼目睹了他的神志从模糊到浅昏迷,从能回答你的问题到不回答你的问题,从吃东西到不吃东西,他那天就吃了两口粥就不吃了,接班时医生还说如果他还吃不下东西就给他插胃管改肠内营养鼻饲喂养,那一刻,我很是心疼他。

因为胃管要从他的鼻腔一直插到胃内,至少55cm,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我想避免增加他的痛苦,只能通过我的方式我的努力在他耳边呼唤他,说一些鼓励他的话把他唤醒,每10分钟我就会去他床旁看他一次,一有空我就会去拍拍他叫叫他,但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当时的我心灰意冷。在我下班前我还去看了他一眼,一边拍他一边跟他说:“爷爷,爷爷,醒来啦,别睡啦,起来吃饭啦,喝不喝水哦?”我一边喊一边看着他点了点头,那一下我欣喜若狂,立马又跟他说:“爷爷,那你把眼睛睁开好不好,我们吃点东西好吗?”爷爷点了点头,但是眼睛还是紧闭的。

我给他把床头摇高一些,先是给他喂了点水,看他吞咽的良好,也没有呛咳现象,就放心把煮的很透的面条热好喂给他吃,开始不敢喂太多,怕他噎住,慢慢的他吃完了会自己张开嘴来觅食,也在用他的举动告诉着我他吃完了还要吃,过了一会,他的眼睛也睁开了,那一刻心中的喜悦让我潸然泪下。

在湖北支援的那些天,我从没有因离别亲人身赴异乡哭过,也没有因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哭过,更没有因口罩护目镜压坏皮肤毁容哭过,却因这个毫无血缘关系陌生的大爷醒来了而不由自主的流泪了。当时战友熊曼走进来,看到24床爷爷醒了,她也很激动不已,还对我说:“我来喂吧,你快下班吧,拖班拖了这么久了。”我拒绝了,我想好好享受一下那一刻的喜悦,我一口一口地喂着,爷爷一口一口地吃着,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病人好,就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幸福!

萦绕心头的乡愁

以前,我从没有领悟过余光中先生诗词中的乡愁,而后来我却有了自己的乡愁。乡愁是一张白纸黑字的纸,它在书里头,我在书外头;乡愁是一顿绿油油的青菜,它在湖南那头,我在湖北这头;那天是我驰援黄冈的第35天,第一次吃到我们湖南的家乡菜白菜苔,前一天还出现在新闻里电视上的新鲜蔬菜,第二天就成了我嘴边的美味佳肴,我感动,那是湖南乡亲冒着大雨采摘过来的绿色蔬菜啊!

他们在农田间戴着斗笠迎着大雨忙碌的身影瞬间映入我的眼帘,他们马不停蹄小心翼翼的搬运物资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她们冒雨采摘辛苦劳,是为了给我们前线人员提供最好最新鲜的菜。

我感叹,国家的强大,一纸命令:封城!一句呐喊:成千上万医护人员奔赴灾区!一个号召:全员春节不出门!一句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成一所医院,只有我们国家如此重视、全面、全民自觉做到了,国家一声令下,14亿人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众志成城!

我们医务人员冲上去了,大家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同病魔奋力搏击;科技人员冲上去了,他们夜以继日、合力攻关,力图早日攻克病毒的关隘;新闻记者冲上去了,他们忠于职守,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报道“冠肺”疫情和无数感人的事迹……危难时刻,亿万人民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筑起了一座抗击新冠的钢铁长城。

后来,我们胜利了!通过我们的奋战,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繁华热闹,社区如过去安宁祥和;通过我们的努力,家人平安健康,我们每一位战士凯旋而归了;通过我们的奋斗,小朋友们出去玩了,许多企业门店能正常开工开业了,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回来的路上,泪水就没停过

战胜翳翳阴云,重返熠熠日光,最深刻莫过于3月22日,我们湖南二队要凯旋归乡了,那一天记不清流了多少次泪,也无法用言语表达黄冈人民对我们的深情。

警车开道,两排的士车两排守护,黄冈人民一路相伴,夹路相送,看到许多人哭红的双眼,我好想为她把眼泪轻轻擦干;看到房屋建筑上都飘满了红旗和横幅,虽然距离遥远但离我们的心很近;看到坐在轮椅上相送的老爷爷,我好想和他道一句保重身体,等来年我扶他逛东坡外滩游遗爱湖;看到骑小毛驴一路挥旗相送的乡亲,我喊的最大声的是注意安全,谢谢你们,谢谢!

还有一句句让人潸然泪下的文字刺入眼帘“虽未谋您面,但我记得您!”“感谢毛主席家乡的人!”“春风十里,只为送您”他们何止送了十里,全程十三里,街道上里外站着三层人群,他们挥动着五星红旗,嘶喊着黄冈人民感谢您,常回家看看!灵秀黄冈已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回到我热爱的家乡邵阳时,遥远看到邵阳南这几个字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澎湃,驶入出口时,仍是警车开道,铁骑特警当护卫,家乡人民欢呼着“欢迎英雄回家,春风十里,只为接你!”家乡人民夹路相迎,从高速路口一直到我们的酒店,看到了许许多多熟悉又亲切的面孔,这一路的感动,这最高礼遇的欢送迎接,千言万语都诉不尽邵阳黄冈人民对我们的情义。

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悔;夜如墨,情如丝,意难忘。市领导、院领导、特警、交警、邵阳人民、我们村干部村民、我田氏家族的宗亲、我的亲戚朋友们,他们从中午一直守候到深夜,我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我成了他们的骄傲,他们的爱浓烈而深重,但我受不起!英雄这个称呼太重了!

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奔赴前线,只是去完成本该完成的使命,只是在履行一名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是换了个工作岗位去守护另一座城市另一方人民而已。在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命运共同体,解放军战士千里驰援,建设工人连轴施工,新闻记者忠于职守,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无数平凡人以一己之力,与国家共度难关,无论是不是逆行者,无论在不在最前线,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士,都是勇往直前的士兵,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无尽岁月,诉不尽情牵,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祖国就是我的骄傲,中国万岁!

来源:邵阳新闻在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59033.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