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湖南金童山村:凝心聚力 过上向往的生活

以贸促特色 促产业扶贫

湖南金童山村:凝心聚力 过上向往的生活

何萌

村里的智能蜂箱。何萌 摄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湖南省贸促会驻村干部冯军在金童山村帮扶的第六年。眼看着帮扶工作即将结束,他却比以往更为忙碌。

金童山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是湖南省贸促会的驻点帮扶村。最近,村里大事不断,件件都是大好事。

养鸡场的屠宰加工厂即将建成,峒茶车间装上了机器,村里的直播带货正搞得如火如荼。驻村工作队四处奔走,一刻也不愿耽搁。

这六年来,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穷山窝,在大家的精心培育下,成为吸引能人回乡的“香饽饽”,村民们逐渐过上向往的生活。

归期临近,队员们依然在践行初衷,“我们工作队迟早会离开,要让村民真正掌握‘造血’技能,实现产业可持续、可复制,保证村民持续稳定增收,才是真正的脱贫。”

抱金饭碗 过穷日子

养鸡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为鸡苗接种疫苗。何萌 摄

初见冯军,给人一种自带“侠气”的感觉,行事风风火火,和他一起驻村的工作队队长戴刚,踏实稳重。戴队长和 “冯将军”、队员陈伟明一起,组成了村里人人熟知的“最佳拍档”。

“我是2015年3月23日来的。”冯军记得很清楚,那时候的金童山村,还是未合并前的铺路水村,他和几名同事一起组成湖南省贸促会驻村帮扶工作队,从长沙出发,坐了六七小时的汽车才抵达,眼前的场景让他心理落差巨大,“比我们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都要差。”

地处南山风景名胜区旅游线必经之处,铺路水村偏偏“抱着金饭碗仍过穷日子”,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灌溉工程年久失修,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运输还靠肩扛手提马驮。

带着疑惑,帮扶工作队进村第一个月,就把村里的贫困户都走访一遍。原来,村民不是没想过办法。2008年前,村里曾大面积种植西红柿,由于对市场行情不够敏感,造成西红柿大面积滞销,血本无归。

工作队的产业之路也“绕了弯路”,冯军坦言,“当时到处搞种植产业,我们也一度种植过荷花、猕猴桃、苗乡梨、脆桃等等,但总是成活率不高,挂果期太长,收效缓慢。”

屡屡栽跟头,村民们都没了信心,工作队每每提及发展产业,乡亲们总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用村里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回应,“政府年年喊产业脱贫,老百姓年年亏得掉裤子”。

找准病灶 探索养鸡

规模养鸡基地内部。何萌 摄

村里产业扶贫的“病灶”与“痛点”到底是什么?工作队员们走访了周边10多个村和全村村民,和村干部一起总结教训,他们发现,“难产”的病灶在于“缺规模种养技术”,“打不开稳定销售市场”就是痛点。

针对病灶和痛点,驻村工作队决定发挥湖南省贸促会的优势,找能人,引技术。

2016年,听说浏阳有一位养鸡养蜂能人袁风格后,工作队三次登门求教。一次次地软磨硬泡下,袁风格终于答应来村里发展养鸡产业。考虑到贫困户的抗风险能力,采取“公司负责提供鸡苗、饲料、防疫和销售,贫困户只需按要求操作,每羽固定收益4元”的扶贫产业培育模式。

一切准备就绪,却没人敢报名了。

“联合办养鸡场,要先交3万块钱保证金,要是又跟西红柿一样卖不出去怎么办?家里两个小孩,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真的亏不起。”贫困户覃伟和道出了顾虑。

“我以个人名义在保证金收条上签字担保赔付!”在冯军的承诺下,才终于打消了他的顾虑。不到6个月,4000羽鸡销售一空,覃伟和净赚1万余元。就这样,原先观望的贫困户纷纷报名。

村里建成的12万羽规模养鸡基地,和后来发展的200箱高山养蜂基地,在前两年冰冻天气和禽流感的影响下,一路磕磕绊绊地坚持下来。2017年,本村“南山战斗鸡”实现周边三县基础市场销售8万羽,10户贫困户直接增收30万元。

产业逐渐成型,贫困户不但实现了增收,还向扶贫产业技术能人转变。队员们也长舒一口气,“只要不是干不动,靠养鸡养蜂脱贫基本没问题了。”

危中寻机 产业升级

谢仕梅大姐在家门口养鸡。何萌 摄

2018年初,城步南山国家公园开始试点,养殖基地整个片区被划归核心保护区。保护区内禁养,南山生态土鸡养殖基地面临搬迁。

“干脆来个产业升级。”思虑再三,队员们说干就干,重新筹建种鸡场和饲料加工厂,形成从种鸡到鸡苗、林下饲养、销售整条扶贫产业生产链。

谢仕梅大姐一家六口,生活困难。一来谢大姐家里,冯军便打开了话匣子,“我刚来村里那会儿,她家还是危房,大姐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不能做农活,老公手指残疾,两个女儿都外嫁了,小孙女是兔唇,跟着大姐生活,奶奶脖子长瘤都没钱看病。”自从2016年开始养鸡后,谢大姐家总算脱了贫。后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2017年底政府兜底建了新房。

“今年养鸡肯定比往年要掏的少,赚得多。扶贫资金配资15元,帮扶公司垫资10元,你们只用出资5元,产权和收益全归你们。赚钱后每户掏100元出来,作为大家的风险担保金。”听戴队长和 “冯将军”解读后,谢大姐一口气在自家养了3000多只鸡苗。

“有了产业还不够,我们得延长产业链,加长销售周期,拓宽销售渠道。”2019年,工作队和商务部的驻村干部筹划的屠宰加工项目,获得了商务部援助批复,今年六月即将建成调试,他们很有信心,“有了成品鸡,我们南山战斗鸡的品牌会打得更响。”

全新探索 产业持续

峒茶种植基地。何萌 摄

产业有了起色,金童山村也变得越来越有“引力”。

去年下半年,贫困户罗亮伟找到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负责管理300亩峒茶种植基地,每个月3000元收入,家里还养鸡养鸭,不用外出打工就脱了贫。这样的变化让他干劲十足,“贫困就像掉到河里一样,大家拉了你一把,还得自己努力爬起来。”

此前,城步峒茶以其独特的甜味颇具特色,全镇的峒茶种植面积已超千亩,却没有一家茶叶加工企业。在工作队员和村支书郭时庚的推荐下,能人罗锦晖返乡投资300多万,在村里建设成品茶产业扶贫车间

眼下,车间设备就绪,六月底就要投产,预计今年即可收购生茶叶50吨以上,并带动21户贫困户就业。但扶贫干部们的计划远不止于此,他们还计划建设标准化茶园,组建专门的茶叶营销团队,把金童山茶产业打造成拳头产业。

养蜂基地也迎来了“新成员”,原先的普通蜂箱都已被智能蜂箱取代。从国家商务部到城步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书军介绍,“智能蜂箱不仅可以溯源,还可以查看蜂群状况,监督蜂农生产行为,建立蜂农诚信生产档案,有效预估蜂农产量。未来,消费者甚至可以认领蜂箱,实时查看蜂箱,吃到放心蜂蜜。”

村里的空置房变身直播基地。何萌 摄

更令人惊喜的是,来自长沙的两位“妹陀”欧江曲和易蓉,辞去编导工作来城步创业,把直播带货事业搞得有声有色。她们把直播基地选在村里的空置房,带动全县土特产销售的同时,鼓励村民自发直播。

说起直播成果,易蓉很自豪,“我们通过‘乡村芝麻官’网店直播带货,积累了2万多名粉丝,最多时有30万人围观,从去年九月至今已完成400多万销售额。”

今年4月,城步苗族自治县实现全县脱贫摘帽,金童山村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湖南省贸促会会长、党组书记贺坚表示:“通过发挥贸促会的招商引资和市场打造能力,我们一直致力于为金童山村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让精准扶贫也能实现‘普惠式’扶贫。在决战脱贫攻坚之后,如何妥善地过渡到乡村振兴,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工作。”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71317.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