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城步长安营镇:苗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位于湘西南边界,古称“宝庆二府”,为两省(广西、湖南)、三市(桂林、怀化、邵阳)、四县(龙胜、通道、绥宁、城步)交界之地。全镇面积296平方公里,辖13个村(居),居住着侗、苗、满、汉等8个民族,总人口1.2万,其中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3%。享有“南方呼伦贝尔”美誉的南山牧场,见证历史沧桑的中国杉树王、东晋古杉群,承载远古文明的乾隆风雨桥、千年侗家鼓楼、文昌阁等旅游景点点缀其间。六月六山歌节、打糍粑、吹芦笙、打苗拳、挤油尖、跳竹杆舞、苗绣等苗侗文化绚丽多姿,苗侗文化已然成为助力长安营镇脱贫攻坚的钥匙。

建设一条特色长寨,夯实旅游发展基础

科学编制了《十里长寨旅游开发规划》和各村(居)景点景区发展规划,在各景点景区合理布局道路,设置民族特色旅游标识标牌,加强水电气及通信设施建设。加强游客服务中心硬件建设和软件配置,增强景区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加大《城步苗族自治县民族风格建筑条例》宣传,严格遵循侗族、苗族建筑风格,对大寨、长坪等村(居)房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改造,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打造集中连片的整体村落,形成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新老建筑协调的小镇整体风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以大寨村为主体的“十里长寨”旅游开发项目,完善新岭、大寨、长坪这条自然风光与人文胜地有机结合的观光路线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完成大寨鼓楼、民族广场、旅游长廊、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风雨桥、上排梯田观景台等建设,青石板游步道即将完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完成太阳能路灯、垃圾池等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办好一台文化节目,提升对外开放形象

注重整理创新苗侗文化,选派专人搜集、登记少数民族古籍700多册(件),收集山歌2万余首、谚语2000余条、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1000余个、民间音乐30余首、民间戏剧舞蹈20余个。苗拳列入国家体育非遗名录,油茶习俗、木叶吹歌、虫茶制作、苗药等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油茶舞》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挤油尖》《打禾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苗族舞蹈《挤月哟》《竹梆声声》等多次获得全省文艺演出表演奖。切实加大苗侗文化传承培训。大力实施苗侗民族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四进”工程,对列入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及其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项目进行传承人培训,现已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少数民族干部200余人次。走进十里长寨,个个是歌手,人人会跳舞。精心举办六月六山歌节。近年来,该镇坚持节会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连续成功举办(或参与举办)22届六月六山歌节。起源于该镇的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现已成为全省四大节庆品牌之一。城步因此荣获“中国山歌之乡”称号,2018年5月,六月六山歌节获批列为全国第四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打造一条精品线路,加快群众增收脱贫

围绕打造“桂林—南山—~山”旅游精品线路,该镇加快完善旅游六要素,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培育特色亮点,让游客看得过瘾。对东晋古杉群、古枫林、民族文化村落进行保护性建设及特色民居改造。新建了侗族鼓楼、侗族风雨桥,维修了文昌阁、风雨桥、石板路等古建筑。引导和鼓励大寨村村民精心编排了《长安情·夜半来玩》《哈久》《侗家油茶舞》《神奇的棕树舞》等少数民族特色节目,赢得广大游客的好评与点赞。发展生态农业,让游客吃得开心。通过以奖代补、典型引领等方式,大力发展高山蔬菜、奶业、乌骨鸡、黑山羊、虫茶、青钱柳、香禾米等特色种养业。目前高山延季蔬菜种植已超3700亩,创收2500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推广种植虫茶近1000亩,可采面积达600亩,拥有面积1160O标准化厂房,年生产虫茶原叶40余吨,精加工虫茶7余吨,实现虫茶产值1300余万元,种植香禾贡米500亩,年产值300万元。另培育了一批黄牛、山羊养殖等种养大户和能手,实现年底肉牛存栏1200头、羊存栏4000余只。让广大游客吃得开心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群众脱贫增收渠道。因势利导发动群众建成标准家庭旅馆、农家乐300余家,具有民族特色客栈36家,打造自然景观10余处,新建大寨游客接待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全镇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品位,助力建设“宜居、宜旅、宜业、宜文”的特色文旅小镇。2019年,全镇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亿元,带动1300多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来源:邵阳党建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75748.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