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湖南日报 | 走高沙

新人推介:林丽英,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湖南师大外语系。热爱文学,作品散见于各大文学刊物。

林丽英

懵懂无知的年龄,常听父辈们唾沫四溅、眉飞色舞地说起“走高沙”,直听得小耳朵竖着、口水流淌的小辈们对高沙充满了憧憬。

高沙的繁华热闹和物阜民丰在家乡的田野阡陌上早就生根发芽。逢年过节、嫁女娶媳妇需要购置一些大宗物品,乡亲们都会去百里之外的高沙采办,“走高沙”由此得来。高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充满了梦幻般的神奇色彩,且日夜魂牵梦萦,心向往之。

待到长成,才知道高沙只是邵阳市洞口县的一个镇。它在秦汉时代即有集市,至唐代已成为湘西南的重要商埠,建街兴市已有1300余年历史,以地方富庶、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和教育发达而享有“小南京”的美称。

也许,最近的风景往往最容易被忽略。虽无数次路过这座魅力古镇,却从未停留,亦未带走半片云彩。

蓼水脉脉,一眼万年。缱绻的雨,下了一个春天。千年的盟约,也落满绵软的泪。漫天的雨幕,涟漪了我的记忆。五月的雨帘牵引着我,高沙,我来了!

苍翠的香樟树上,泛着晶莹剔透的水珠。飘落的雨花在车窗上点滴滑落,那曲折的纹痕让人恍惚有时空倒流之感。

高沙镇北一公里处,一座青砖碧瓦、飞檐翘角的古宗祠静默在田畴中央,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这就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八支祠。它是一座集古宗祠建筑群、革命纪念旧址设施群和地方文史收集展示机构于一体的大型民间文史博物馆,虽历经沧桑却岿然幸存。

此时,一道彩虹穿越苍穹撞入我的眼帘,风停雨歇。斑驳与繁华的光影轻舞流转,心早已遗落在旧梦尘埃里。

八支祠内,曾国藩和曾氏族人正觥筹交错,把酒问桑麻,相谈甚欢悦。酒微醺,人未醉,欣然题书匾联各一。匾曰:“派衍资江”,联曰:“资水如带,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青砖墁地,苔藓苍苍。白鹭来集,清风入怀。孔子高足曾子,一身儒雅,端坐宗圣阁,奋笔著述《大学》与《孝经》。孝德思想、曾子遗风在山山水水间盘绕、浸润。

朦朦月下云峰塔,悠悠河上回澜桥。蓼水河东岸的云峰塔,与高沙古镇隔江默默相望。雨后的塔少了往日的雄伟壮丽,更添几分清秀俊逸。“万道银波寒射塔,宛如金剑吐珠光。”塔身的山水、花鸟等彩绘在阳光的辉映下,有种呼之欲出的错觉。塔上檐角起翘,系挂串串铜铃,风吹铃响,清音远扬。塔畔潭深水碧,江流到此,触石翻腾,塔侧古庙的钟声在反复歌吟着古镇的繁华。

倒掉的雷峰塔是否随江河水漂流至此?回澜桥上的油纸伞是否在诉说着新街雨巷的爱情故事?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桥下的姜太公,悠然自得,无饵的钓竿沉沉浮浮,钓日出,钓月落;钓久逝的回忆,钓老去的岁月。读水的情侣十指相扣,观潮涨潮落,看云破天开,似水情愫如蓼水绵延。

老街在一帘雨幕中悄然醒来,屋檐上的雨滴像一串串珍珠般,泛着斑斓色彩。踏在被岁月蹉跎的青石板上,阳光铺洒,幽长的古巷,透着柔软的心思。

我行走在十八毛弯的脉络里。这普普通通的小路,柔软,潮湿,却充满着巨大的神秘和诱惑。小路左一拐,右一弯,没有熟人领路,你再怎么折腾,就是走不出小路的掌心。

十八毛弯,窄窄弯弯,蜿蜒着穿过古老的屋宇,像一条沧桑的缝隙。我沿着它,见证那曾经喧嚣的痕迹,一种别有的惬意、悠闲、踏实的感觉油然心生。

斑驳的门前,有娇羞的心情掩面而至。房子一间连着一间,古旧的门楣兀自诉说心思,青色的墙砖涂满儿时的淘气。透过窗格朝里望,老式的家具,发出暗沉光泽。菜板上的剁剁声,炒菜的嗤嗤声,阵阵飘来的棕香,随着呼吸进入我的身体,充满了温馨。

徘徊于深巷、幽弄间,转个身又是另一番风味了。在初出红日的映照下,吊脚楼是那么的安静。雕栏上斑驳的痕迹细数着这座古镇的沧桑,悠悠的琴曲飘荡在水墨里。阵阵微风拂过,窗口的风车,好像诉说着在此生息的代代先人的故事。

糯米甜酒像一个精灵般在街角一隅轻歌曼舞。虽无半点疲累,我的目光却被她牵绊,静静地坐下,观她,赏她,品她。她慢慢地和我的舌尖缠绵,缓缓地入喉,轻柔地渗入我的五脏六腑,温暖了我每寸肌肤。每个毛孔都透出甜蜜,一种滑而不腻、恰到好处的浓情裹住了整个身心。

高沙古镇的一草一木和独特悠远的文化习俗,就像一根风筝线,牵引着离开的人找到回家的路;让从未来过高沙的人,醉里梦里都在“走高沙”,无论他身在海角还是天涯。

来源: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130926.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