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隆”中对②丨不计得失 尽锐出击 在实干中转变作风

编者按:

这里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乡;

这里北枕雪峰,南依资水,千里林海郁郁葱葱,虎形山、望云山、大东山、九龙山连绵不绝,有着极为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

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湖南省第三大湿地公园“魏源湖”,“中国花瑶第一村”崇木凼花瑶古寨……

这里的“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花瑶虎形山的“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先后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也一直是湖南省较为闭塞、贫困的地区之一,还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县。

这里,是地处湘西南腹地的隆回。

从深度贫困、解决温饱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隆回如何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在书写新时代“三农”发展的鸿篇巨制上,隆回如何画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一笔?

以县委书记王永红,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军为“领头人”的隆回,找到了自己的应对之法。

是为“‘隆’中对”。

不怕苦不怕累 “隆回精神”见成效

在湖南隆回,“周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 已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方式,有人称之为“隆回精神”。

“隆回精神”是一种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革命精神,因为有了“隆回精神”,所以把戴了30多年的贫困帽摘了下来;因为有了“隆回精神”,所以在战“疫”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脱贫攻坚的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广大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在脱贫攻坚战中锤炼了干部作风。2018年5月6日,县委书记王永红到隆回工作的第一天就奔赴该县最边远的高寒山区调研脱贫攻坚等工作,11次上虎形山,为小沙江猕猴桃代言,访贫问苦,夜宿农家,一个月时间就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5个月没有回家一次,双休日、节假日都在村组走访调研和指导工作,仅一年多时间走访了243个村。王永红来隆回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是在群众家里度过,为应对今年突发的疫情,春节期间没离开过隆回。

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军三天两头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专题调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整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抓落实,带头进村入户检查指导,协调解决问题。

县委书记和县长带头,所有县级领导与广大干部职工干在一线,干在一起。在献血现场,王永红、刘军带头献血;在寒冷的天气,王永红和刘军挽起裤脚下田插早稻……

春节期间,王永红没休息过一天,白天进村入户督查疫情防控情况,晚上召开调度会;刘军坐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在防疫初期,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感冒了就拿点药到办公室吃,每天做梦都是在抗疫。

不计得失 冲锋在前 干部作风是“法宝”

今年的疫情发生后,全县两万多名干部和党员从正月初二起返回岗位,冒着风险冲锋在抗疫一线。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总是冲锋在前、战斗在前,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群众有需要,哪里就有干部职工的身影。

麻塘山乡干部罗卫琼在走访贫困户时,突感身体不适,难以支撑,请假去医院看病,没想到半小时后,传来的却是噩耗——罗卫琼带着对贫困户的最后牵挂,离开了人世。

去年下半年,因人防工程桃洪中路封路,在县委办上班的同志选择把车停在别处,再经过一条小巷步行到达县委办。县委办信息组组长徐娟每天负责信息报送,如果碰到紧急信息,哪怕是凌晨都要到办公室通过专用系统报送。有时深夜11多点从家里赶到办公室,次日凌晨一两点才回家睡觉,最害怕的是走过县委办到中医院那条黑咕隆咚的巷子……一次又一次在深夜走过那条小巷,隆回的信息从没发生过迟报、漏报现象。

同样身为女干部的县林业局局长胡江南,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两个乡镇的两个山头发生山火,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凌晨与林业局一同志在黑暗中连滚带爬上失火的山头,回到家时是凌晨两点多,家人打开门一看,以为来了个非洲人。

优良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该县在野生动物人工繁育退出工作中,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率先完成了处置,比省里规定的时间提前了35天;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该县从开会部署到完成融资公司组建,仅仅用了50天时间。

过硬的干部作风,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2019年,全县累计脱贫63153户215796人,19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未脱贫人口减至3343户772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8%。该县先后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来源:邵阳党建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70314.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