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邵阳新闻 传播邵阳声音
邵商网与您共同讲好邵商故事

邵阳:基层治理“流动探头” 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摘要:邵阳创推的“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机制不仅被纳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而且入选了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全市共329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辅警工作站,每村配备一名辅警,身兼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乡村义务消防员八大职能,全力助推平安乡村建设和基层法治建设,实现了广大农村治安秩序好、安全防范好、法治宣传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的“五好”工作目标……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湖南省邵阳市采访时获悉,邵阳创推的“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机制不仅被纳入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而且入选了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高位推动有效夯实基层基础

邵阳市是湖南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市,70%以上是山区,70%为农村人口,辖7县2市3区,10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有3个。农村地域广阔、经济基础薄弱,是全省社会治安管理难度最大的地市之一。

“如今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可用于群防群治的力量明显不足,农村基层治理力量相对减少,民间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员管理服务任务与治理力量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基层警力不足和新形势下打击、防范、维稳的任务越来越重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增强农村基层安全稳定的呼声日益强烈。”邵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谭学军介绍,为系统解决上述矛盾,

邵阳市委、市政府高站位决策、高级别推动,部署开展了“公安消防三年大建设行动”,投入11亿元实施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三年行动,体系化布局“一村一辅警”工作,对全市共3299个行政村建立辅警工作站,每村配备一名辅警。

对于驻村辅警,不仅明确了其“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便民利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交通安全协管员、乡村义务消防员”等“八员”的职责定位,而且围绕统一招录、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核评估等环节,建立了一系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不断优化完善,自主开发数字化“一村一辅警”管理平台、手机App掌上警务平台,有效促进辅警队伍战斗力和管理效能的提升。

“一村一辅警”机制实施后,邵阳市165个农村派出所的平均警力从6.8名提升到19.9名,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矛盾,延伸了治安管理触角,打通了农村基层警务“最后一公里”。近3年来,邵阳市农村刑事警情数、治安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35.83%、19.59%,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1.8%,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补足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短板

“我在村里工作十多年了,每个村民就像我的亲人,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不解决不安心。”邵阳市大祥区蔡锷乡陈桥村农村辅警彭前进是大祥区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曾任蔡锷乡原高枧村村主任、党支部书记,2016年4月被招录为蔡锷派出所陈桥村“一村一辅警”。从事辅警工作来,彭前进扎实工作、心系群众,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努力把“一村一辅警”工作站打造成安全防范的哨所、群众办事的驿站、信息采集的平台、和谐警民关系的港湾。因工作出色,他2019年被评为“邵阳市十佳一村一辅警”。

“我们选用了很多彭前进这样的农村辅警,来自本地,熟悉本地情况,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更能充分发挥驻村辅警社会治理组织者、社会矛盾调解员和社会摩擦润滑剂的作用。”大祥区副区长、公安局局长肖建华说。

邵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徐怀友介绍,“一村一辅警”工作站建立以来,邵阳县采取“民警包片、辅警包村、联防联治”的辖区警务模式,让辅警积极融入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与村支两委、农村党员、村民代表、村内乡贤一起合力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共建平安和谐新农村。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邵阳各县市区积极推动驻村辅警进入村支两委,协助村组干部参与村务管理,融洽村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的和谐关系,多名驻村辅警因工作突出、群众满意被基层党组织吸收为中共党员。

其中,武冈市驻村辅警熊大吉心系群众、扎根基层、忠诚奉献,当选为第十三届湖南人大代表。邵东市驻村辅警尹鹏程在村民家失火时不顾生命危险抢运煤气罐,新邵县驻村辅警陈代旺见义勇为勇擒毒贩,两人被授予“湖南好人”光荣称号。1月30日,邵东市水东江派出所“一村一辅警”王调兵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工作8天后,突发急性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2岁,被共青团中央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湖南省委追认为共产党员。

“‘一村一辅警’工作站建到群众身边、服务到群众家里,辅警常年吃住在村里,扎根在基层,成为守在老百姓身边的警察和全天候的服务员,实现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补足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短板,回应了群众关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朱建龙说。

提升农村平安建设新境界

邵阳县白仓镇塘代村路网交错,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原来在外地工作的谭英华看到家乡推行“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战略后,积极回村当了一名驻村辅警。入职后,谭英华积极争取村支两委的支持,成立了以12名党员干部为骨干的治安义务巡逻队。针对该村面积大、交通网发达等情况,谭英华总结了“动静结合,点面相连,覆盖全社会面”的村级巡防办法,对重点路段、重点院落进行分时巡防,群众见警率和防控效率较以前大幅提升。加强工作对象的管控,谭英华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即做到“四知”,随时知道其在哪里、在做什么、思想状况如何、是否有社会危害。谭英华不辞辛劳,在“三实”采集的基础上,对村内各类工作对象开展深入细致的摸排和管控工作,全面掌握村里工作对象的动向。

塘代村15组村民何某州承包村学校教师周转房施工,不慎将埋在地下的光纤主网线挖断,村里电信网络中断。第二天,村民何某林等人到工地阻止施工,双方发生矛盾,均拿起扁担、铁铲等工具,冲突一触即发。接到报警后,谭英华立即赶赴现场,果断制止了双方,经过数次调解,最终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有事不打110,直接就找谭英华”,已经成为塘代村群众的习惯。5年多来,谭英华用一双“铁脚板”走遍了该村29个村民小组917户居民家里,换来了百姓的平安和交口称赞。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邵阳全市“一村一辅警”共走访群众130万余户,开展法治宣传11万余次,为群众办实事7万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2万余起,协查行政案件1696起1998人,协破刑事案件355起,打击处理438人,协助抓获吸贩毒人员261人,化解民转刑案件317起,协助交通管理4万余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7万余起。

“优化升级后的邵阳‘一村一辅警’,来自农村,吃住在农村,工作在基层,通过建立村级治安微信群、开办治安防控宣传窗等方式,及时发布警情通报、预警提示,宣传安全防范知识,积极开展治安巡逻,解答村民疑问,提供法律咨询,推行户籍代办制,充分发挥了社会治理组织者、社会矛盾调解员和社会摩擦润滑剂的作用,促进了基层矛盾纠纷调处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有效转型”。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志雄表示,“一村一辅警”已成为邵阳农村基层治理的“流动探头”和群众身边的“守护神”,为邵阳乡村基层综治格局增添了新的力量,有效提升了农村平安建设新境界。

记者手记

此前,每逢春节清明等节日,各方人士纷纷开车返乡,由于缺乏有效疏导,邵阳诸多农村交通一度拥堵不堪。如今,各驻村辅警熟悉当地路况,提前在主要堵点及时指挥疏导,村里的路通了,人们出门顺畅了,纷纷为驻村辅警叫好点赞。

采访中,记者切实感受到,邵阳农村诸多可喜变化的背后,是邵阳更多从村里选拔熟悉当地情况的能人担任驻村辅警,从而既能最大限度掌握当地的各种具体情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又能及时、快速、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有效夯实基层法治建设的基础。应该说,邵阳创推的“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机制,抓住了基层法治建设的“牛鼻子”,弥补了农村法治建设的短板,大大提升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境界和效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邵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aoshang.cn/news/86870.html
分享到